当前位置: 首页>>搪瓷小贴士
搪瓷小贴士

日本是这样介绍搪瓷的
更新时间:2009-08-11    |     来源:日本珐琅工业会
        硬而结实的铁,结实而美丽的搪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日本“HORO”叫做珐琅,中国称之为搪瓷或珐琅。

        走进搪瓷
        在日本,HORO用汉字写做“珐琅”,乍一看,这是两个很别扭的字,如果你问珐琅一词从何而来,至今尚无定论。最有力的说法是,在日本最有代表性的森盛一所著《珐琅工业》一书中说“珐琅一词原为七宝质之意,在梵语中七宝质即拂菻嵌,是由下面顺序演变而来的,即:拂菻嵌→拂菻→发蓝→佛郎嵌→法郎→珐琅”。在日本教科书中也使用了这一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从东罗马帝国转化而来,因为七世纪时的中国的历史学家,把当时七宝工艺非常发达的东罗马帝国称为Fu—Lino(请注意Fu—Lin和上述拂菻是何等相似)。德国科龙市立博物馆印发的搪瓷样本书中说,最初搪瓷用的金属是金和叫做Electron(龙镁铝合金)的金和银的合金,稀银等,之后居尔特人等则使用了青铜、铁等用于搪瓷的加工制作。该书中说,现存制作搪瓷最早的证据是从爱琴海矣科诺斯岛上发掘出来的,推测其是公元前1425年左右的物品,在其物品的金的凹处部位充填了蓝色的珐琅。
        这样,此后在该岛发现的技术,向东通过赛普鲁斯岛,向西通过希腊本土向两个方向,从中东向遥远的中国,另一方面向法国、德国方面发展。
        据说,中国把现代的七宝叫做珐琅的两个字源于拂菻。拂菻指大秦国(土耳其)或东罗马帝国(现伊斯坦布尔)。(台湾故宫博物院发行:故宫珐琅器选萃1971),该书指出,由佛郎→珐琅的转化,就是珐琅的语源。但是在日本自古就把其叫做七宝,自明治中期开始叫做搪瓷铁器。
 
        搪瓷是什么?
        公元前从埃及传来。
        狮身人面王的黄金面具,以其光彩夺目的美丽征服了人类。这个黄金面具(公元前1300年左右)其实就是搪瓷最初期的制品。
        除黄金面具外,埃及已经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搪瓷制品。具体而言,该时期的搪瓷与现在用铁质的搪瓷不同,是在金银的金属质上用搪瓷质玻璃进行加工制成,是类似金细工工艺的一种七宝。但是,这种黄金面具的存在,证明了人类在相当远古的时期就已经掌握了金属和玻璃相互结合的技术。

 
        兼具刚和美的搪瓷
        我们所说的搪瓷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而言,就是以铁或铝等金属为底基,在其表面涂上玻璃质的瓷釉以高温烧制使其附着······这就是搪瓷。就是我们今天大量使用的铁搪瓷。铁虽然强度大,但容易生锈,玻璃虽美但易碎,把他们结合起来,这样铁因玻璃而防锈,玻璃因铁而增加强度了,使金属的“刚”和玻璃的“美”相互结合,强而美,使两者的优点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形成全新的新材料。(而七宝是使用金属中的金银或铜为基底制成,作为装饰品、美术品使用。叫做金银珐琅、铜珐琅。)
 
        搪瓷的长途之旅
        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在埃及诞生的搪瓷随着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公元六世纪,世界文化的中心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那里诞生的七宝工艺品,到了公元11世纪传到法兰克王国(后来的法意德三国)。但当时的搪瓷是以金、银、铜为底基,制造高档的工艺品或者装身具(指环、盾牌、马具),与普通庶民无缘。另一方面,公元六世纪末,搪瓷开始了东方之旅,通过阿拉伯人,丝绸之路传入隋朝(580—618年),经过唐、宋、到明代中国开发出自己独特的七宝技术。当然,中国也不例外,当时主要用于装饰和艺术品。
另一方面,该技术从隋朝经朝鲜半岛传至日本。
        搪瓷出现在日本是在飞鸟时代,距今1400年,但那时对搪瓷并不了解,真正的搪瓷在日本制造出的年代大致是奈良时代(8世纪)。到明治时期以铁为材料制出的搪瓷才真正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由装饰品向实用品发展
        这种趋势在世界各国都可以看到,在十八世纪之前各国都是把搪瓷当作单纯的工艺品,在装饰功能上倾注了关心。作为实用品后搪瓷的历史是很短的,钢板制造技术是(1735—1856年)才开始出来的。实用化的第一步是从英国开始的。最初是用于防止铁的生锈。此后德国、奥地利开始发展搪瓷工业。1924年大规模开发出搪瓷用纯铁,1948年开发出钛釉(面釉)后,新式的优秀的搪瓷制品不断面世。
 
        快速发展的日本搪瓷工业
        日本比欧洲落后50—60年。日本于1866年由桑名的大锅店制造出了第一口铸铁锅。1885年由大阪的小田新助研制出铁板搪瓷锅,1890年开始用于陆海军作为餐具。50年代为发展初期,当时主要产品为面盆、汤碗、饭碗、茶壶、饭盒箱。当然其中不乏粗糙品,由此给人们形成了提到搪瓷就认为“易脱皮”的印象。
        之后,随着自动化和学术基础研究的发展,产品不断得到改良,即由以锑搪瓷为主的面白釉转换为钛搪瓷,使其耐冲击强度大为提高。同时也解决了铸铁难以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问题,之后又出现了耐酸搪瓷。进而,以往看不到的各种优良性能的搪瓷开始在各领域出现。今天,不仅有搪瓷制的锅、浴缸、而且在反应罐、化学机器、燃烧机器、建筑医疗器具等及日常生活中等都到处可见搪瓷的使用。
 
        搪瓷的定义
        在美国的ASTM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搪瓷就是在425℃以上的温度中,将无机玻璃质材料经过熔融与金属粘合形成一种复合材料。但是,实际上在指搪瓷时,有时指对金属涂层烘干(面釉),有时是指加工后的制品(也包含搪瓷制品),有时同时指两者。要使其更清楚的话,对搪瓷需要有明确的说明,如说搪瓷涂层,搪瓷制品或者说搪瓷加工等。在英国称作“Vitreous ENAMER”,美国叫“Porceiain Enamel ”(对搪瓷制品有时单独称为“Porclain”,)德国称“Email”,法国称“email vitritie”,俄罗斯称“emal”,在中国称“搪瓷或者珐琅”。但同时指掛釉和制品则是各国共通的。
 
        搪瓷与环保
        搪瓷是在铁板上将无机玻璃通过高温烧制在一起的制品,不使用任何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任何化学物质。当回收时,通过熔解的办法可以简单地使铁和玻璃分离开。铁即变成优质的钢铁原料。搪瓷在生产时要消耗能源,但主要是烧成阶段中消耗能源,一般搪瓷在掛上底釉后烧成,然后再掛上面釉后烧成即二次掛釉二次烧成。目前正在研究二次掛釉一次烧成的方法,并且已经在部分产品中进行生产。
        另外,正在研究将二次掛釉改为一次掛釉的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对铁的表面进行特殊的预处理。并且会产生大量的硫酸铁,产生废弃物处理的问题。目前正在研究去掉前处理的方法。
        在搪瓷行业节能减排的这些措施正不断推进,另外,搪瓷面釉的主要成分是大地成分的一部分——硅,将其作为废弃物填埋后就会自然还原成土。因此可以说,搪瓷是环保的产品。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