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快递
新闻快递

标准赋能品质革命:搪瓷行业“品质绿标”评价全面启动
更新时间:2025-11-04    |     来源:中国搪瓷工业协会

       面对搪瓷制品质量参差不齐、低价竞争等行业痛点,提升品质与标准已成为搪瓷产业破局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中国搪瓷工业协会牵头的首批“品质绿标” 现场评价工作于 10 月 27 日至 29 日正式启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首批评价聚焦日用搪瓷领域,协会组织评价组赴浙江余姚,对余姚市智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宁波联然厨具有限公司开展现场考核。



      这一举措源于2023年3月中国搪瓷展览会暨行业创品牌会议的工作部署,搪瓷绿标LOGO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定批准,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为协会在行业内开展“三品”企业、示范企业、标杆企业的认证和产品评价打下了基础。 2023 年 12 月协会第八届一次理事长扩大会议的战略部署 —— 明确将 2024 年 “品质绿标” 贯标作为规范行业的核心抓手。自 2023 年起,协会联动企业与专家完成系列筹备:通过多次召开《接触食物钢板搪瓷制品》团体标准、《搪瓷拼装罐行业准入标准》审查会和沟通会,构建起 “安全 - 品质 - 绿色” 三维标准框架,细化原材料溯源、环保管控等核心要求,同步发布管理办法、行业标准、团体标准、自律公约与评价细则;并率先在日用搪瓷(聚焦食品接触安全)、环保拼装罐(对接 “双碳” 需求)领域试点,以 “民生保障 + 产业低碳” 双轮驱动破解行业恶性循环。


       贾力锋副理事长在评价会上讲道,在行业内开展“品质绿标”评价是协会当下及未来的核心重点工作。经严格评价的企业产品,将由协会正式授予“品质绿标”--这一标识不仅是搪瓷各细分行业发展方向与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更是产品卓越品质的直接代名词,承载着全行业对产品实力的权威背书。后续,协会将加大获标产品宣传推广力度,深化政企与供需等多维度资源对接,并逐步将绿标评价延伸至全行业细分领域。持续扩大“品质绿标”的行业影响力与市场认可度,更将以标准倒逼产业升级,全面推动获标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推动中国搪瓷从“制造”向“质造”跨越。


        评价组严格遵循“一听二看三查” 及首末 “两会” 流程,核查车间生产、设备工况、实验检测、工艺流程与申报资料,依据标准细则逐项审核并现场通报结果。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李洁主持。


        在搪瓷行业品质绿标评价会议上,评价组专家与评价机构代表从技术引领与流程管控双重维度,为获标企业后续发展划定核心方向。


       北京中轻认证中心高燕执行主任从评价监管视角提出刚性要求,作为负责绿标评价实施的核心力量,她结合现场工艺考核情况明确提出:获标产品必须与备案资料保持高度一致,这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保障。她指出,搪瓷制品从金属坯体及瓷釉入厂检验、前处理、釉料涂覆、高温烧成到成品检验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执行”品质绿标”及相关标准要求,杜绝环节疏漏导致的品质波动。企业需以严谨态度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确保每批次产品性能、安全指标达标,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维护绿标公信力的关键。


       评价组专家蒋伟忠教授指出,品质绿标绝非普通荣誉标识,而是行业优质产品的硬核证明。他呼吁获标企业主动扛起 "带头兵" 责任,借绿标打破"低价竞争 - 质量下滑" 的内卷困局,聚焦 "提质量、升品质" 的核心目标。同时提出具体行动建议:需强化原材料源头管控,规范生产全流程操作,完善绿色生产体系,推动品质管控与绿色生产实现常态化、标准化;并强调企业要持续以“品质绿标”标准为准则严格管理,鞭策企业不断提升。


       评价组组长韩冰在首末“两会”上介绍了品质绿标评价前期准备工作,宣读了产品现场评价计划,并通过现场巡检生产车间、核验资料等环节做一致性验证,最后做评价综述。


       获得品质绿标评价的企业还需遵守《中国搪瓷工业协会行业自律公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违法违规经营,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不恶意压价、哄抬价格,不侵犯他人权益。积极推广搪瓷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保护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专利、商标等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活动,支持行业发展和改革。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