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搪瓷史记
搪瓷史记

上海人的搪瓷记忆
更新时间:2018-08-30    |     来源:中国搪瓷工业协会

(转自《看懂上海》)


老早,搪瓷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买汰烧要用的锅碗瓢盆;喝茶洗脸用到的杯子、脸盆;婚嫁送礼的礼品……它浓缩了上世纪整整一个时代的记忆。

许多人对搪瓷的最初印象源于一只普通的小碗,白净素坯上是手撒的星星点点。那是不止一代人的童年集体记忆——外婆、奶奶总是用这样一只碗喂孙辈喝粥。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寻常人家,大抵能看到这样的生活场景:老式缝纫机上搁着一个搪瓷茶杯,一座半人高的木橱上整齐摆放着搪瓷饭盒、木钟摆、搪瓷暖水壶,一侧的三脚木架被6个花纹各异的搪瓷脸盆占得满满当当。

一百年前的搪瓷工场

《上海工业志》对搪瓷的引入做了如下记载——

民国3年(1914年)后,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向中国大量倾销搪瓷品,民国4~20年共计输入搪瓷品达关银1366.19万两,中国市场基本被日本所垄断。

搪瓷、珐琅、景泰蓝,其实是一回事。之所以有这几个不同称呼,其中景泰蓝制品体积比较小,在坯体上面镶点铜、黄金,比较小型、精细。而实用的搪瓷制品,比如杯子、面盆,体型就比较大。实际上本质都是硅酸盐。


珐琅,即在金属基底表面涂上玻璃质的瓷釉,再通过高温烧制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1956年中国制定搪瓷制品标准前,人们将搪瓷这种工艺都称为珐琅,其实这种工艺最早在隋唐时期就传入中国了,只是一直在宫廷深藏。搪瓷用品真正从贵族的工艺品转向民用,走进寻常人家的生活,已经是二十世纪的事。

1916年,英国人迈克力在上海闸北顾家湾(现中山北路、恒业路附近)开设搪瓷工场,制造牌照、口杯、食篮、灯罩等搪瓷制品与日货竞争。当时中国机械工业还没形成,只能靠老工人手工敲打。主要生产杯子、盘子等,一些浅形、简单、颜色单一的产品。

1917年,刘达三与姚慕莲合资在闸北创设中华美术珐琅厂,这是中国人自办的上海首家搪瓷厂。在此之前,刘达三专门去奥匈帝国留学,学习美术珐琅工艺。192075日,中国搪瓷业历史上第一个研究机构——中华珐琅研究会成立。随着民族经济开始发展,各类搪瓷、珐琅工厂在上海滩开设出来。

1921年,上海益丰搪瓷厂开办起来。可以看到搪瓷产品有市场,受欢迎。

1931年10月,由顾志廉等9人集资国币10万元创办的上海久新珐琅厂,正式宣告成立,后因受·二八淞沪抗战影响,开工被拖延到19325月,设炉窑2座,工人262人,生产九星牌搪瓷产品。开工之前,厂方还请黄炎培先生题写了厂名。

上海久新珐琅厂出品搪瓷茶盘,生产建设和平鸽图案

搪瓷在最初的时间里,是一个家庭的体面象征。那时一般的老百姓可能还买不起,有钱人家的女孩就比较喜欢有情景的物品,比如有仕女图,或者金鱼的画。在脸盆里倒水进去,水在动,看上去好像金鱼的两条尾巴也抖了。

搪瓷走入寻常人家

随着搪瓷工业的发展,搪瓷器皿除了美观,它作为日用品的好处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搪瓷用品比较干净,没有污染,而且隔夜的食物放在搪瓷器皿里没问题。一些上海人小时候听过父母说,糖醋排骨这样的带点酸的东西不能放在铝锅里,要坏掉的,放在搪瓷碗里就可以。而且这些器皿分量也不重。

轻便、耐用又美观的搪瓷用品大受欢迎。1949年以后,国家倡导大力发展搪瓷日用品工业,开启了搪瓷家家有、人人用的序幕。大批年轻人投入到搪瓷工业的建设中。
当时上海有七家搪瓷厂,各有名字,比如华丰、益丰、锦隆、顺风,等等。后来改成了搪瓷一到七厂。

华丰搪瓷厂老照片

由于搪瓷制品要经过近900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炉窑车间就成为工厂里最闷热、最危险的地方。最老的炉窑是蛋形的,有一个口。以前车间里有工人在工作中昏倒。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当时的年轻人还是对这个工作抱着极大热情。

1957年,如意商标,华丰搪瓷厂生产的牡丹花盆子

搪瓷杯就好像现在的文化衫

那时候搪瓷杯既是一种商品,同时又有一点特殊,就好比后来出现的文化衫”——T恤上印上字、词、句子,表达一些想法、态度等等。当然,那时候出现在搪瓷杯上的文字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比如抗美援朝时期的慰问杯。上海各家搪瓷厂里的生产积极性都非常高。

1963年,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雷锋杯又成为当时最红火的纪念品。搪瓷跟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当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知青们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大多都有时兴的搪瓷杯、搪瓷碗等。白底红字,通常写着上山下乡光荣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等口号。


当时要买到这样的搪瓷用品还需要凭专门的通知单,上山下乡这张通知单,粉红色的。根据通知单买东西,比如脸盆、碗、杯子。当时这些搪瓷制品虽然有点程式化,花色比较单一,但是它的传播效果很强烈。每一个知青能够 买到搪瓷脸盆,这也是一种身份的认可。

在物资稀缺的年代,参加工作领到一套搪瓷用品也算是一种福利。新进员工会领到一套印着自己工号的搪瓷碗杯,一般都有两个碗,一个盛饭,一个盛汤。

除了杯子和碗,搪瓷厂里的职工还能领到脸盆,为了洗澡方便。下班时候场面特别壮观,每人夹一只脸盆,去浴室洗澡。当时一家人家一只脸盆,所有人洗脸都用它。所以在搪瓷厂工作领到脸盆就很高兴。
每个搪瓷杯印着自家厂的名字,所以不管走亲访友还是邻里邻居,不经意间看到搪瓷杯、搪瓷碗上的信息,都可以是打开话匣子的源头。特别是天热,在弄堂里乘风凉,晚饭就在弄堂里吃,这时候就可以在各家桌上看到,放着的这三四只碗,都是搪瓷碗,每家人家在什么厂工作、什么机关工作,饭碗上都写着。碰到比较好的厂,比如上海机床厂,人家就会说一句哦哟不得了

有一种搪瓷杯,拿回家以后会不舍得用,就是印着字的。当年捧回这些,一定会赢得不少人羡慕的眼光。在国有企业,按照每年12%的比例来评出车间级先进、工厂级先进,奖品就是搪瓷杯或者搪瓷脸盆。这上面印的就不是工号了,是字。带回家,放到玻璃橱里,作为留念。
那个物质稀缺的年代,搪瓷用品常被当作奖品礼品。年轻工人进厂,获赠搪瓷杯;当选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捧回的也多是印着字和单位名称的搪瓷杯、搪瓷面盆;退休时,老寿星面盆则是发给老员工的纪念品标配。

溥仪在进行劳动改造中得到的搪瓷杯

上海搪瓷工业壮大

搪瓷用品上那些活灵活现的图案颇有讲究。尤其是1958年,王个簃、唐云、程十发等十名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到上海久新、益丰两家搪瓷厂劳动锻炼。画师们通过对搪瓷工艺的了解,设计了一批珍贵的搪瓷画稿。


三个月时间,画师们一共画了120种以上的花样投入生产,制成两百多万个脸盆,远销国内外。经由画师们设计的那些色泽艳丽饱满的花鸟、山水图案,以及各色纹样的搪瓷盆等,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有用徐悲鸿的画作为图案,层层渲染、烟染,渐变的过程都有,做得很逼真。还有用齐白石的虾作为图案,寥寥几笔,让人觉得在脸盆里放了水以后稍微动一动,这虾像活的一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搪瓷工业逐步壮大,但由于上海搪瓷工厂过于集中,其他省份又极度匮乏,国家因此调整搪瓷产业的布局。

上海搪瓷工厂响应号召,纷纷到内地开设工厂,帮助全国搪瓷工业发展,比如到南京、西安、开封、哈尔滨。像是西安人民搪瓷厂,就有很多是上海的老师傅,西安的搪瓷里有西安的阿拉,阿拉就代表我们上海。
那时候全中国的轻工业产品主要看上海,上海起了非常大的支柱作用。

结婚都要有小配套


很长一段时间里,搪瓷制品还是年轻人结婚时必备的硬件。带有万紫千红、花好月圆等花样的脸盆、痰盂等红色套件最受年轻人喜爱。
      国画家穆益林曾为久新搪瓷厂设计了一套主题为万紫千红、花好月圆、芙蓉鸳鸯、竹编牡丹、金钱牡丹五朵金花的小配套描金系列产品。万紫千红主题的意境是,从窗格子里望出去,望见梅兰竹菊,又是牡丹花盛开的时候,一片红调子,有种喜庆、吉祥,带有春意的感觉。这款产品销售了近20年。

“万紫千红搪瓷套件

最为紧俏的搪瓷产品,须凭结婚证明才可购买。一套定价122元,包括2个面盆、2个杯子、2个痰盂,月工资约40元的上海普通工人得省吃俭用上半年。饶是如此,搪瓷厂的职工结婚,也只能买到二等品。

一等品、二等品,以及等外品,就是根据搪瓷制品的质量划分出的等级。在那个热销的年代,不管什么等级都很紧俏。
      一般生产出来的一等品,都是放在像上海中百一店这种大公司里售卖,是热门货,还要托关系买。处理品、二等品,也很紧张的。当时都是喷花,不像现在是贴花,喷花是喷上去的粉,粉有立体感,厚出来的。但如果粉喷太厚,烧了会裂开,就相当于二等品。一般消费者是看不出的。二等品价格稍微低一点。
一等品要凭票买,等级品不需要。这个票子那时候是供应的,一个员工发一张。

结婚时购置的搪瓷用品叫小配套,俗称四喇叭,职工知道厂里的计划科长手里有票子,都会去问他要。那时候相当紧俏,拿票子买搪瓷用品,就相当于人家买自行车、缝纫机这类物件。

蝴蝶牌茶具,产于1982

结婚前很早就开始准备这些东西,痰盂、脸盆,都趁早买好,藏好,而且是金边的,脸盆用红绳子系好。到了结婚那天,这些都要放在车子上稍许醒目点的地方,嫁妆放到车上,用红绳子系好,对于新娘、新郎来说觉得蛮炫耀的。

外地的同事,比如在无锡、南京,会专程到上海买这样一套东西作为陪嫁。当时上海品牌就是品质的保证,深受全国人民喜爱。外地亲戚结婚,送一套上海生产的搪瓷产品作为新婚礼物。那时候还没流行快递,要通过火车托运,每样东西用稻草包好,托运过去。当时最受青睐的就是万紫千红主题的搪瓷用品,因为都觉得它红得喜气。

搪瓷制品的变迁

虽然当时的喷花工艺已经很成熟,但由于都是手工操作,产量始终上不去,而且搪瓷粉末非常微小,即使车间内配备简单的吸尘设备,还是会对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画家唐逸览开始追寻解决办法。他看到自行车杠子上有一条贴花的东西,蝴蝶牌缝纫机机头上有一个贴花的东西,觉得搪瓷上也可以这样做。他花了一年多时间,自费研究搪瓷的喷花,但由于是美术设计出身,对化工行业不熟悉,想要在搪瓷制造上引进贴花技术碰到不小的难题。

唐逸览

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唐逸览在国内首创了搪瓷丝网印贴花工艺,获得国家轻工部重大科技成果奖。之后,工厂的搪瓷产量不断提高,搪瓷烧锅更是掀起一个新的潮流。烧锅成为搪瓷脸盆、杯子、痰盂后又一次高峰。搪瓷烧锅的好处是,不管怎么烧,釉彩不变,而且不发黑,炖了汤放过夜也没什么副作用,一般家里都有这样几套。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各家搪瓷厂生产的搪瓷用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走出国门。

上海的搪瓷制品还经常出现在外事活动中。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就获赠了一套上海搪瓷三厂生产的熊猫图样汤盆。此后,搪瓷产品经常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宾。
1977
年,上海搪瓷一厂在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下榻的宾馆里制作了裙板式彩色浴缸。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的搪瓷制品不仅在日用品上全面开花,甚至突破性地走进了城市基础工程建设的行列。1990年,上海久新搪瓷厂开发生产的6000平方米搪瓷平板,作为两侧护墙的装饰板成功地安装在打浦路隧道内,一时传为佳话。
       但是之后,搪瓷产业开始面临诸多挑战。不锈钢、塑料等性价比更有优势的产品开始抢占原先的搪瓷品市场。
2000
年前后,随着上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搪瓷产业整体下行,加上搪瓷生产过程中的酸洗,会造成污染,不少国营搪瓷厂停产关闭。久新搪瓷厂是坚持到最后的一家。
2002
921日,久新搪瓷厂关炉关门。它的最后一任厂长谢党伟,将最后一箱货装好,看着集装箱卡车运走了,他感觉这个时候感情上有些难过,甚至哭了。

现在,搪瓷用品虽然不再是生活必备品,但新的一种带有情怀的方式被运用到搪瓷的制作中。它会更环保,更接近时代的潮流。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